第069集:三分天下
關燈
小
中
大
書接前文。
劉邦想了個兩全其美的辦法,他在成臯養好傷之後回了關中一趟,去慰問關中的父老鄉親,還把塞王司馬欣的人頭掛在了櫟陽城頭上,讓百姓們好好看看,以此懷柔人心。同時,劉邦還沒忘看看自己的嫡長子劉盈的功課做得如何。
劉邦這麽多年征戰在外,劉盈和姐姐魯元呆在關中。他們的母親呂雉不在,難免有些孤獨無依。劉盈是劉邦的嫡子,將來還是他要繼承劉邦的大業,因而劉盈的功課就是跟著丞相蕭何學習怎麽治理國家。
要考察劉盈的功課做得如何,劉邦自然還要和蕭何好好談談。劉邦和蕭何談話,除了討論劉盈的功課外,劉邦還時不時的問候蕭何的起居如何,身體狀況如何。在此之前,劉邦也沒少給蕭何寫信,信中內容無非就是問候這些。這裏面顯然有問題,蕭何遇到了信任危機。
蕭何有一個門客名叫鮑生,他就對蕭何說:“大王常年在外征戰,前方條件艱苦,而丞相您呢,您在後方滋養得很好。你們兩個比起來,誰更辛苦?”
蕭何答道:“當然是漢王辛苦了。”
鮑生說道:“沒錯。而如今辛苦的人反過來去慰問不辛苦的人,這裏面就透出來了,漢王對您不放心。”
蕭何是多精明的人,不精明的人當不了丞相,自己獨攬關中還有漢中巴蜀的全部政務,全權處理,權利太大,這也難怪劉邦會疑心自己。於是蕭何聽取了鮑生的建議,把自己的兒子、孫子還有侄子,凡是符合參軍年齡的本家孩子都送到了劉邦那裏,表面上是參軍,幫助劉邦打天下,實際上這就是人質。
劉邦很高興,這次回關中,解決了兩個信任危機。一來,他對前線還在廣武這裏盯著班的漢軍將士有了交代,自己去慰問關中父老,而不是躲起來了。對於關中方面,百姓們也會感念劉邦,戰事吃緊,漢王還沒忘他們這些老百姓。兩方面的人心都被收攬了。二來,劉邦對蕭何放心了,也看得出蕭何是真聰明,馬上就能意識到問題所在,處理得恰到好處,不愧是自己的賢相啊。
劉邦剛回到廣武前線,日日夜夜期盼著韓信的軍事支援。然而等來的並不是韓信的大軍,而是一封信。信中韓信的話很客氣:“齊國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國家,而且離著楚國很近,如果不在這裏立一個王,恐怕難以收服齊國百姓的民心。臣下懇求大王任命臣下為假齊王,代管齊國之事,以防變亂。”
事實上,韓信的做法就有要挾的味道了,這就是在戰場上用自己的軍功來要挾劉邦,劉邦能不給嗎?從這裏也能看出,韓信開始為自己和身邊的人謀利益了,對劉邦也不是如同以前一般盡心盡力,唯命是從了。但韓信忘了,他周圍的人,那可都是劉邦的親信,這也是劉邦的算計所在。韓信的兩個副將,一個曹參,一個灌嬰,都是劉邦這個集團的核心班底——碭泗班底的成員,和劉邦的關系也很鐵。劉邦派這兩個人來輔佐韓信,其美名曰輔佐,實則就是監視。從這裏開始,韓信就沒有逃出劉邦的算計,這也幾乎可以望到韓信日後的結局了。
收到韓信的這封求封信,劉邦很生氣,當著韓信使者的面把信狠狠地扔在了地上,破口大罵:“老子在這裏和項羽對峙相持不下,剛剛中了一箭差點沒死了,日日夜夜等著你韓信來幫我,如今等來的卻是你丫的自立齊王!”劉邦這麽一罵,站在劉邦身邊的兩位頂尖級謀士——張良和陳平看不下去了,陳平在一旁輕輕踩了劉邦一腳,張良碰了碰劉邦的腳尖,小聲對劉邦說:“如今我們勢力不強,如何能阻止得了韓信稱王?不如好言好語安慰,送個順水人情,讓他當這個假齊王。”
陳平也是說道:“大王要滅項羽,韓信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,這支力量用好了可以幫助您成就大業,若是用不好,麻煩就大了。我們本來就處於不利局面,不能再樹敵了。”
兩個人一提醒,劉邦明白了,但是已經把話罵出去了,突然改口和顏悅色地說不太自然,於是劉邦繼續罵:“什麽假齊王,堂堂大丈夫打天下,要王就得是個真的!你回去告訴韓信,寡人明日就派子房過去封他做齊王。”韓信的使者連忙謝過劉邦,趕回了齊國。
劉邦雖然嘴上這麽說,心裏還是氣。他最不願意看到的關於拿下齊國後的結果都發生了——第一,酈食其死了。第二,韓信做大做強了。酈食其是劉邦最喜歡的謀士之一,而韓信,一直以來就被劉邦防範著,壓制著,就是怕他做大做強,成為自己不可控的因素。如今這兩個結果都發生了,劉邦也沒辦法。
我們進而可以追問,酈食其的死應該誰負責。表面上看,韓信脫不了幹系,明明酈食其已經說服了齊國,韓信卻突然攻打齊國,導致酈食其被烹殺。但事實上,這件事情,劉邦也有責任,或者說這就是一個陰謀。韓信攻打齊國是名正言順的,他有劉邦的滅齊令,並且沒有收到撤銷令。那在這樁疑案裏,問題就出在了劉邦為什麽不給韓信下達撤銷令上。從邏輯上講只有兩種可能:第一,劉邦忘了下撤銷令。第二,劉邦故意不下撤銷令。
下達撤銷令事關重大,軍情緊急,劉邦會忘記這麽大的事嗎?顯然不是忘了下達,而是另有所圖。
我們前文書提到過,劉邦打的不是先禮後兵的算盤,這其實也是個明暗雙管齊下的打法。明裏讓酈食其勸降齊國,暗裏讓韓信出其不意攻其不備。劉邦的本意不是勸降齊國拉盟友,如果是那樣,齊國還會保留自己的有生力量,也許還會發生彭城大敗後諸侯們樹倒猢猻散的情況。而如果滅了齊國,他的力量就被吞並了,這對於劉邦來說更有利。
利益越大,風險越大,劉邦的這種打法一個不小心就會發生意外。果不其然,到最後齊國打下來了,但是酈食其死了,韓信做大做強了,這都是劉邦不願看到的結果。其實劉邦並非拿著酈食其的生命開玩笑,酈食其的死其實是個意外,他看不懂劉邦的算計,不知道早去早回。
韓信官拜齊王,成了可以和劉邦平起平坐的諸侯王,以他現在的身份和實力,已經可以做到平視天下了。項羽感受到了這股來自背後蝕骨的冰寒,項羽這回真的感受到可怕了,韓信攻打下齊國,真正威脅到了楚國的國都彭城。於是項羽終於肯用政治手段,通過外交的方式,派說客去說服韓信保持中立。
這個說客名叫武涉,口才卓越,曾經和韓信是老戰友,武涉是這樣勸說韓信的:“天下各國苦於秦的暴政,這才紛紛起來反抗。滅掉秦之後,裂土封王,有功之人得到了應有的賞賜,士卒也得到了修養。而漢王就在此時重挑幹戈。恢覆了懷王之約奪下三秦後,他還率領諸侯東出函谷關,欲要盡吞天下地不可,這是一個貪得無厭的小人,過分至極。
漢王為人狡詐,多次被項王擒住。項王仁厚,放了漢王一條生路,而漢王得活後又背棄盟約,攻擊項王。這種人已經不可親近和信賴到了這個程度。
將軍自以為與漢王交好,還在為了漢王用盡全力地用兵,早晚是要被漢王擒住的。”
以上陳述的是劉邦要盡吞天下,是個野心家,是個不講信用、不值得依靠的無賴,告訴韓信,劉邦對你下手是遲早的事。(未完待續)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劉邦想了個兩全其美的辦法,他在成臯養好傷之後回了關中一趟,去慰問關中的父老鄉親,還把塞王司馬欣的人頭掛在了櫟陽城頭上,讓百姓們好好看看,以此懷柔人心。同時,劉邦還沒忘看看自己的嫡長子劉盈的功課做得如何。
劉邦這麽多年征戰在外,劉盈和姐姐魯元呆在關中。他們的母親呂雉不在,難免有些孤獨無依。劉盈是劉邦的嫡子,將來還是他要繼承劉邦的大業,因而劉盈的功課就是跟著丞相蕭何學習怎麽治理國家。
要考察劉盈的功課做得如何,劉邦自然還要和蕭何好好談談。劉邦和蕭何談話,除了討論劉盈的功課外,劉邦還時不時的問候蕭何的起居如何,身體狀況如何。在此之前,劉邦也沒少給蕭何寫信,信中內容無非就是問候這些。這裏面顯然有問題,蕭何遇到了信任危機。
蕭何有一個門客名叫鮑生,他就對蕭何說:“大王常年在外征戰,前方條件艱苦,而丞相您呢,您在後方滋養得很好。你們兩個比起來,誰更辛苦?”
蕭何答道:“當然是漢王辛苦了。”
鮑生說道:“沒錯。而如今辛苦的人反過來去慰問不辛苦的人,這裏面就透出來了,漢王對您不放心。”
蕭何是多精明的人,不精明的人當不了丞相,自己獨攬關中還有漢中巴蜀的全部政務,全權處理,權利太大,這也難怪劉邦會疑心自己。於是蕭何聽取了鮑生的建議,把自己的兒子、孫子還有侄子,凡是符合參軍年齡的本家孩子都送到了劉邦那裏,表面上是參軍,幫助劉邦打天下,實際上這就是人質。
劉邦很高興,這次回關中,解決了兩個信任危機。一來,他對前線還在廣武這裏盯著班的漢軍將士有了交代,自己去慰問關中父老,而不是躲起來了。對於關中方面,百姓們也會感念劉邦,戰事吃緊,漢王還沒忘他們這些老百姓。兩方面的人心都被收攬了。二來,劉邦對蕭何放心了,也看得出蕭何是真聰明,馬上就能意識到問題所在,處理得恰到好處,不愧是自己的賢相啊。
劉邦剛回到廣武前線,日日夜夜期盼著韓信的軍事支援。然而等來的並不是韓信的大軍,而是一封信。信中韓信的話很客氣:“齊國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國家,而且離著楚國很近,如果不在這裏立一個王,恐怕難以收服齊國百姓的民心。臣下懇求大王任命臣下為假齊王,代管齊國之事,以防變亂。”
事實上,韓信的做法就有要挾的味道了,這就是在戰場上用自己的軍功來要挾劉邦,劉邦能不給嗎?從這裏也能看出,韓信開始為自己和身邊的人謀利益了,對劉邦也不是如同以前一般盡心盡力,唯命是從了。但韓信忘了,他周圍的人,那可都是劉邦的親信,這也是劉邦的算計所在。韓信的兩個副將,一個曹參,一個灌嬰,都是劉邦這個集團的核心班底——碭泗班底的成員,和劉邦的關系也很鐵。劉邦派這兩個人來輔佐韓信,其美名曰輔佐,實則就是監視。從這裏開始,韓信就沒有逃出劉邦的算計,這也幾乎可以望到韓信日後的結局了。
收到韓信的這封求封信,劉邦很生氣,當著韓信使者的面把信狠狠地扔在了地上,破口大罵:“老子在這裏和項羽對峙相持不下,剛剛中了一箭差點沒死了,日日夜夜等著你韓信來幫我,如今等來的卻是你丫的自立齊王!”劉邦這麽一罵,站在劉邦身邊的兩位頂尖級謀士——張良和陳平看不下去了,陳平在一旁輕輕踩了劉邦一腳,張良碰了碰劉邦的腳尖,小聲對劉邦說:“如今我們勢力不強,如何能阻止得了韓信稱王?不如好言好語安慰,送個順水人情,讓他當這個假齊王。”
陳平也是說道:“大王要滅項羽,韓信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,這支力量用好了可以幫助您成就大業,若是用不好,麻煩就大了。我們本來就處於不利局面,不能再樹敵了。”
兩個人一提醒,劉邦明白了,但是已經把話罵出去了,突然改口和顏悅色地說不太自然,於是劉邦繼續罵:“什麽假齊王,堂堂大丈夫打天下,要王就得是個真的!你回去告訴韓信,寡人明日就派子房過去封他做齊王。”韓信的使者連忙謝過劉邦,趕回了齊國。
劉邦雖然嘴上這麽說,心裏還是氣。他最不願意看到的關於拿下齊國後的結果都發生了——第一,酈食其死了。第二,韓信做大做強了。酈食其是劉邦最喜歡的謀士之一,而韓信,一直以來就被劉邦防範著,壓制著,就是怕他做大做強,成為自己不可控的因素。如今這兩個結果都發生了,劉邦也沒辦法。
我們進而可以追問,酈食其的死應該誰負責。表面上看,韓信脫不了幹系,明明酈食其已經說服了齊國,韓信卻突然攻打齊國,導致酈食其被烹殺。但事實上,這件事情,劉邦也有責任,或者說這就是一個陰謀。韓信攻打齊國是名正言順的,他有劉邦的滅齊令,並且沒有收到撤銷令。那在這樁疑案裏,問題就出在了劉邦為什麽不給韓信下達撤銷令上。從邏輯上講只有兩種可能:第一,劉邦忘了下撤銷令。第二,劉邦故意不下撤銷令。
下達撤銷令事關重大,軍情緊急,劉邦會忘記這麽大的事嗎?顯然不是忘了下達,而是另有所圖。
我們前文書提到過,劉邦打的不是先禮後兵的算盤,這其實也是個明暗雙管齊下的打法。明裏讓酈食其勸降齊國,暗裏讓韓信出其不意攻其不備。劉邦的本意不是勸降齊國拉盟友,如果是那樣,齊國還會保留自己的有生力量,也許還會發生彭城大敗後諸侯們樹倒猢猻散的情況。而如果滅了齊國,他的力量就被吞並了,這對於劉邦來說更有利。
利益越大,風險越大,劉邦的這種打法一個不小心就會發生意外。果不其然,到最後齊國打下來了,但是酈食其死了,韓信做大做強了,這都是劉邦不願看到的結果。其實劉邦並非拿著酈食其的生命開玩笑,酈食其的死其實是個意外,他看不懂劉邦的算計,不知道早去早回。
韓信官拜齊王,成了可以和劉邦平起平坐的諸侯王,以他現在的身份和實力,已經可以做到平視天下了。項羽感受到了這股來自背後蝕骨的冰寒,項羽這回真的感受到可怕了,韓信攻打下齊國,真正威脅到了楚國的國都彭城。於是項羽終於肯用政治手段,通過外交的方式,派說客去說服韓信保持中立。
這個說客名叫武涉,口才卓越,曾經和韓信是老戰友,武涉是這樣勸說韓信的:“天下各國苦於秦的暴政,這才紛紛起來反抗。滅掉秦之後,裂土封王,有功之人得到了應有的賞賜,士卒也得到了修養。而漢王就在此時重挑幹戈。恢覆了懷王之約奪下三秦後,他還率領諸侯東出函谷關,欲要盡吞天下地不可,這是一個貪得無厭的小人,過分至極。
漢王為人狡詐,多次被項王擒住。項王仁厚,放了漢王一條生路,而漢王得活後又背棄盟約,攻擊項王。這種人已經不可親近和信賴到了這個程度。
將軍自以為與漢王交好,還在為了漢王用盡全力地用兵,早晚是要被漢王擒住的。”
以上陳述的是劉邦要盡吞天下,是個野心家,是個不講信用、不值得依靠的無賴,告訴韓信,劉邦對你下手是遲早的事。(未完待續)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